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1057629U,申请日期为2023年9月。
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非常可观,新能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质量决定着整车的性能。新能源电池一般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可以配备一套集成母排(Cells Contact System, CCS),集成母排又可以称为线束板集成件,CCS中具有采集线,用于实现电芯之间的串并联,以及与其他组件的连接,采集线之间互相隔离。
集成母排属于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的一部分,早期的CCS中的采集线采用传统的线束方案,该线束由铜线和铜线外围的塑料组成,每个线束连接一个电极,在动力电池信号很多时,需要很多根线束配合,对空间挤占大且较重。
目前,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代替CCS中的采集线,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PI)或聚酯薄膜(PE)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采用柔性电路板相对传统线束方案虽然能够节省空间,然而依然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汽集团在专利中提供一种CCS组件及电池模组,取消FPC这一高成本零件,降低成本,减少工艺复杂性,提高集成程度。
图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CS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专利摘要:
专利内容显示,这种CCS组件采用双面绝缘膜热压成型,采样组件包括第一引线、采压连接片、第二引线和采温组件,其中,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和采压连接片材质相同且为模切一体成型,导电排的连接部与所述采压连接片,将现有的FPC这一高成本零件替换为一体成型的采样组件,这样降低了成本, 而第一引线和采压连接片之间的连接无需焊接(省去镍片),降低了工艺复杂度,提高集成程度。
具体的,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和采压连接片的材料可以为铝,即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通过铝箔模切得到,采压连接片为铝片,通过铝基材模切工艺得到铝引线和铝采压连接片一体成型形成采压组件中的连接部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对铜箔的刻蚀工艺而言,降低了成本,且铝的成本低于铜,进一步通过优化材料来降低成本。
在模切工艺中,可以先根据需求的尺寸对基材铝箔进行初步剪裁,而后通过化学清洗去除导电基材上的氧化层,而后采用特定模切刀将铝基材切成线路和采压连接片的形状,引线之间预留预定的间距,以保证引线之前的绝缘。
图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CS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排和采样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绝缘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绝缘膜1、第二绝缘膜3、导电排2、采样组件4、第一引线401、采压连接片402、采温组件403、连接器404、第二引线405、电芯间跨接导电排(201、203、207、208)、输出极导电排(202、205、206、204)、焊点5、第一让位孔101、第二让位孔301
查看完整专利:http://epub.cnipa.gov.cn/Sw/SwDetail